您所在的位置:学院首页 - 校友园地 - 校友风采

校友风采

自习室常客“折腾”出来的创业之路——访96保险专业校友 李超

人物简介

      李超,海南海口人,1996年至2000年就读于bat365官网登录入口保险学专业,管理学硕士,海口易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2005年在其26岁时创办自己的第一家公司。2012年开始涉足楼盘代理销售领域,并由此打造出一条从建材批发、楼盘代理销售到室内装饰的一条龙服务链条。20135月,加入海口市房地产业协会并担任副会长。20145月,成为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同年底成为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个人会员。20156月,任海南省青年联合会副秘书长、省青联常委。

人物特写
你相信有一天你的坚持不懈会让儿时的梦想实现吗?你有没有在某一个时刻,一个人默默地想过你未来的生活会是什么样?李超说:“美梦难以成真,目标可以实现。”作为一个从未谈及放弃的追梦者,他用他的成功验证了坚持与拼搏的力量。他曾是自习室里的常客,也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漂”客,在变换角色间他凭借着超强的毅力走向了属于他的成功。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要为自己准备学习时间
    有人说,成功人士的大学生活必然是精彩纷呈的。相反,在李超眼中,他的大学时光“平淡如水”。
 进入大学,李超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短板所在。他说:“我知道那时候我的学习成绩和班上很多同学都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英语。”于是他将自己大部分时间都放到了自习室里。
谈起很多大学生急于打入社会去体验校园外的酸甜苦辣,李超并不赞同。他说:“我们有时会想着早一点踏入社会,但是我们要想清楚我们是否有这么多精力。重要的是在什么阶段就做好那个阶段的事。”
在自习室中,他“对症下药”,猛攻英语。这份专注给了他莫大的帮助。大一开学初的英语摸底考试,成绩全班倒数第二的他,在大二以高分通过了英语四级考试,大三上学期又以高分通过了英语六级考试。
如今,李超早已告别校园,然而良好的学习习惯一直伴随着他的职场生涯。尤其是刚毕业那些年,一线城市的生活压力巨大,但他还是会挤出时间去当地的图书馆里学习一会儿,他说:“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要为自己准备学习时间。”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20144月,工作原因,他回了一趟北京,并且抽时间回了一趟母校。“校园变化虽然特别显著,但过去的老样子还是历历在目”。
记忆荡漾在食堂、澡堂、宿舍间,他的思绪也随着回到了那个十几年前的校园。“逛了一遍校园,我感触很深,特地在食堂吃了一顿早饭,还是当初的味道!”记忆的回溯,让李超想到了曾经帮助过他的老师和同学。他又专门去看望了当初教自己保险专业课的王绪瑾老师并共进了午餐。
    “我现在觉得那时候对自己影响最深的是舍友于建和同学皮晓源,”他说,“于建当年以砀山县文科状元身份落榜人民大学的新闻专业,但在北商的四年里却一直在为毕业后圆自己的高三目标而努力学习。”
    在大四毕业那年,于建以高分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专业的双学位,终于修得正果。现在,于建是北京晚报的优秀记者。
谈到于建,李超的评价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他说:“于建和很多人不一样,他特别执着,认定了目标就不放松。这对同宿舍的我激励特别大。”谈到皮晓源,他说:“晓源是带我走进创业之门的引路人,没有皮晓源的引领,我不会有机会在毕业的第五个年头走上创业之路。”
我要在三十岁之前有自己的公司
    和于建一样,李超也有着自己的目标。24岁那年,在他的工作笔记本上,写下这样一句话:“我要在三十岁之前创办自己的公司”。让人没想到的是,这句伴随着他成长的话最终成为了现实。
    大学毕业,考研失利的他很快就开始了自己一线城市的快节奏生活。4年间,他的工作地点变换于北上广深。他的岗位从最初的保险代理人,到客服专员,再到银保讲师,直至策划室主任。20045月离开平安时,他的职位是平安集团上海本部人力资源部招聘专员。
就在他的工作开始逐渐“上手”的时候,他离开了平安集团总部舒适的工作环境,到皮晓源在宁波新开的互联网公司工作,月入也从七千变成了三千。他后来回忆“到宁波的那一天,就是我开始创业的第一天。”在皮晓源资金、人力、技术等方面的全力支持下,20054月,李超离开宁波回到海口,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
10张桌子,七八名员工。从租办公室,到办理工商税务登记,再到招聘、培训、销售管理,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他一个人去完成。艰苦的条件没有消磨他的意志,反而更加激发了他的斗志,他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不必过于计较金钱的得失。”
在平安工作四年的经历给予了他巨大的帮助。由于他系统地从事过销售、客服、培训、策划、人力资源等岗位工作,他对公司运营的各个方面都积累了相应的经验。半年后,公司的单子开始慢慢多了起来,他的“中企在线”公司开始被市场所接受。
2009年,李超遭遇了创业四年来的第一次重大危机:公司的销售和技术人员两大核心骨干力量从公司离职,出去“单干”。虽然这是业内常见的现象,但这对于这样一家严重依赖少数销售精英和技术精英的信息技术公司而言,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一周后,李超很快就从核心骨干离职出走的打击中走了出来。为了填补职位空缺,他先以较高的工资招聘兼职完成技术工作,然后利用这部分时间差再去寻找能力更高的优秀人才。同时,他组织销售和客服团队,给老客户逐一打电话挽留客户。就这样,他成功地解决了这一次的难题。这段经历也让他明白了他管理能力的不足。2012年,他考取了天津大学全日制管理学硕士,他说:“人是公司最重要的资源,但是不能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
我喜欢折腾
创业七年后,“中企在线”已经在海南闯出了自己的品牌。然而此时李超并没有满足,他吸取了前几年的经验,把公司发展成为合伙人制,减轻自己工作量的同时又激发了同事的热情。同时,他把目光投向了楼盘代理销售行业。就在2012年,他开辟了一条从建材批发,到楼盘代理销售,再到房屋装修的一条龙服务。问及他这次“转行”的原因,他说:“我从小就不是一个安分的人,我喜欢折腾。”谈话中,他也对有意创业的学弟学妹们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大学期间多学习,毕业后先就业再创业。创业之前找到创过业的伙伴,让他们成为你的合伙人,或许可以在创业方面少走一些弯路”。
出席、出力、出心、出钱,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工作之外,志愿服务是他最热爱的。2012年起,李超开始主动发起一些志愿服务活动,比如看望孤寡老人、筹资帮助贫困学生。而他开展的这些活动也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很快,他的事迹被共青团海南省委所关注。他被共青团海南省委推荐到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
这一次“推荐”让他成为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个人会员。目前他在海南省志愿者协会任常务理事,负责募集资金,组织活动。从自发到进入专业的组织,他的理由也很简单:“我喜欢志愿服务,出席、出力、出心、出钱,只要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那就去做”李超说。
记者手记
    20157月中旬,我开始和他联系。第一次我给他发了一条我认为即官方又客套的短信,让我没想到的是他“秒回”了我。依我在报社的经验看来,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尤其是在我好几次被受访对象拒绝的时候。
    直到八月初,我们一共通了两次电话。两次电话采访,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他的“热心”。这份热心不仅仅来源于他对我工作的支持,还包括我从电话一端所听出的那股子满是暖意的话语。
    那时候我觉得他不是我的受访对象,他就像是我的朋友。我们不是在访谈,我们是在聊天。这对于当时在报社实习大受打击的我而言,真是一股暖意上心头,没有任何的“恐惧心理”了。
    “暖男”,我当时想到的是这个词语。尔后,在采访之余,我加了他的微信,在他的朋友圈,在这里我认识他的另外一面。他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在他朋友圈分享的照片中,他用“我们家有两宝!”来形容他的妻子和儿子。
相较于职场上的那份严肃,在家庭和朋友圈里,我看到了他的可爱。问及这方面的问题,他也毫无防备,他跟我说起他妻子,“和你是老乡,湖南的。”电话一端的我乐呵呵的笑了,电话那端的他应该看不到那一刻咧着嘴满是笑意的我。
                               采访记者:新闻131 朱时雨
                                             指导老师:罗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