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杨宏恩

杨宏恩.png


    杨宏恩

    

   y_paper@126.com



 个

杨宏恩,男,河南省开封市人,bat365官网登录入口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经济与贸易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05年复旦大学世界经济专业毕业获博士学位,博士期间曾到日本开展合作研究。2005年7月到河南大学bat365官网登录入口工作,先后破格申报获得副教授和教授职称并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2007和2013年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和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16年调入bat365官网登录入口工作。曾经在《管理世界》、《财贸经济》等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出版专著5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际基金项目及省部级研究项目多项,科研成果曾经获得全国商务研究成果奖、河南省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个奖项。

 学

主要著作

1.《中国与东亚的经济关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作者。

2.《日本对华投资的变化与影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7月,第一作者。

3.《开放经济下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12月,第二作者。

4.《中外跨国公司发展史》,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6年12月,参与者。

5.《中国白酒企业竞争力指数报告》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1月,第一作者。

主要论文(除非注明,均为独著或第一作者)

1.《“中日韩+传染病防治”合作对区域发展的潜在价值——基于GTAP模型的政策模拟分析》,《中国软科学》,2022年第5期。

2.《“中日韩+”与“东盟+”的关系:替代还是互补?》,《世界经济研究》2021年第10期。

3.《中日韩经贸合作现状、前景展望与政策建议》,《国际贸易》2016年第7期。

4.《市场对接、产业融合与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求是学刊》2016年第4期。

5.《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基于投资协定异质性的视》,《管理世界》2016年第4期。

6.《中国对东盟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制度经济学研究》2016年第3期。

7.《工业化与粮食产量的关系研究:兼论粮食核心区推进工业化的依据》,《管理评论》2015年第8期,第二作者。

8.《服务外包中创新能力的测量、提升与绩效影响研究——基于发包与承包双方知识转移视角的分析》,《管理世界》2015年第6期,第三作者。

9.《论中原经济区背景下的古都经济圈建设》,《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第12期。

10.《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与东亚金融危机后的东盟经济增长》,《财贸经济》2011年第12期。

11.《东盟与中国经济合作的动机及其实证检验》,《管理世界》2009年第8期。

12.《我国企业利用FTA政策的调查与分析》,《财贸经济》2009年第7期。

13.《合资基金公司的业绩持续性研究——以开放式基金为对象》,《管理评论》2009年第7期。

14.《对华投资与日本就业:实证方法的再解释》,《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第4期。

15.《区域间引进外资竞争与中西部扩大外资流入策略》,《河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16.《边际优势战略下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来自日本对东亚投资与贸易的证据》,《财贸经济》2007年第9期。

17.《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引资博弈——以日本直接投资为视角》,《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6期。

18.《日本对中国投资的长期趋势——基于三种衡量方式》,《社会科学家》2006年第3期。

19.《日本中小企业技术发展和技术转移的政策及其启示》,《日本问题研究》2006年第2期。

20.《雁行模式的理论创新——以日本在东亚投资的相对变化为视角》,《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第11期。

主要项目

1.北京市教委社会科学重点项目《“两区”建设背景下北京市发展数字贸易的问题与策略研究》,主持人,2022年。

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日韩+”模式对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与我国的策略研究》,主持人,2020年。

3.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我国外贸企业利用FTA优惠政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主持人,2013年。

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欧债危机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挑战与我国参与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的策略研究》,主持人,2012年。

5.国际科研项目(EADN资助)“Policy Competition for FDI and the Real Effect: Based on the Survey of Six Provinces in Central China”,主持人,2012年。

6.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产学研合作基础上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探索》,主持人,2010年。

 荣

2017年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