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5日上午,经济系通过腾讯会议的方式召开了2022级校内外导师见面暨学科建设线上研讨会。
资产评估专业硕士校外导师:天健兴业资产评估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评估师崔劲博士,中联资产评估集团有限公司合伙人邓艳芳博士,开元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劲为,北京中企华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兼CEO刘登清博士,北京资产评估协会评估部原主任毛群,北京中企华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阮咏华,北京天健兴业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建民,中水致远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力,北京中林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合伙人张梅,中同华(北京)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资深合伙人赵强,中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赵勇,中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董事朱军博士。理论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学术硕士校外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高文书教授,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bat365官网登录入口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郝宇教授,无锡物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黄琳,北京中元百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兼CEO李振国,中国科学院战略咨询研究院政治模拟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孙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吴要武,科技部战略研究院的研究员许竹青等19名校外导师、经济系教师和2022级50名硕士研究生共八十余人参加会议。北京工商大学党委宣传部长兼bat365官网登录入口院长倪国华、副院长张伟出席会议。经济系主任牛晓燕主持会议。
倪国华院长首先感谢校外导师长期以来对经济系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支持,表示一年一度的校内外导师见面会已经成为师生共同期盼的会议,希望借助本次见面会请校外导师对经济系研究生培养中的相关环节多提宝贵建议,从而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同时,倪院长也对同学们提出了殷切期望,鼓励同学们调整好心态,积极适应疫情下出现的变化,潜心学习和研究,以胜利者的姿态渡过这段时期。
bat365官网登录入口副院长张伟教授感谢了校外导师的出席,希望各位导师倾囊相授,也期望同学们珍惜宝贵机会,多多向导师请教,为自身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随后,经济系副主任王金秋老师从经济系基本情况、研究生培养情况和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三个方面对过去一年中经济系开展的主要工作进行了详细汇报。
校外导师纷纷发言,对经济系的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提出意见与建议。天健兴业资产评估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评估师崔劲强调在校期间同学们应珍惜时光,在广泛学习的基础上聚焦某个领域学有所长。中企华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兼CEO、教指委委员刘登清建议研究生课程设置应与评估实务相契合,便于学生毕业后更快适应工作模式,完成学业与工作的良好衔接。中企华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阮咏华建议同学们在论文写作中可以利用方法和知识结构优势选择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同时建议开设与资产评估有关的计算机软件的学习课程。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政策模拟研究中心研究员孙翊从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两个方面给出建议,强调同学们在工作中要找真问题、用好方法、提实政策。天健兴业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董事长、教指委委员孙建民指出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应多与导师沟通联络,在掌握资产评估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兼顾数字技术的学习。中联资产评估集团有限公司合伙人邓艳芳建议同学们应充分利用时间学习、实习,缩短理论与实际转换的时间,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同时守正创新。中林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合伙人张梅强调同学们应首先打好基本功,在此基础上融会贯通进行学术研究,要注重国内、国际评估准则的学习,了解行业执业规范。中水致远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力指出资产评估是一门复合型的学科,同学们应当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广泛学习不同的学科门类以构建扎实的知识结构。资产评估协会评估部主任毛群建议同学们面临各种环境都应维持积极心态,不断总结思考,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中同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资深合伙人赵强强调同学们应当掌握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并对论文选题方向出建议。中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董事朱军表示资产评估作为一门交叉学科,需要较宽知识面,同学们应当掌握多方面的知识以满足科研和工作的需求。开元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劲为建议同学们要明确目标、勤于钻研,以“问学”的方式多向身边师长请教学习。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高文书教授建议同学们要充分关注国家的重要政策文件,研究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真问题。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bat365官网登录入口郝宇教授强调同学们应及早明确研究方向,在选择研究范畴时应考虑过往研究的深度是否还有利于进一步开拓与发掘。
经济系参加会议的校内老师们希望各位同学把握校园时间,利用好学校资源,平衡理论学习与工作能力提升的关系;希望同学们多阅读优质文献,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论文的规范性、创新性和实用性。随后,经济系3名新生王慧妍、韩飞、赵若彤代表全体新生发言,表达了读研以来的感受和未来规划。最后,经济系教师党支部书记高扬老师总结并致感谢辞。
此次会议为校内外导师与2022级经济系研究生的充分交流提供了良好平台,使同学们对所在学科的建设情况、研究生培养模式、行业发展及市场需要等关心的内容有了更多了解,也对经济系未来的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工作提供了更多有益的思路和思考。